近些年来,近视低龄化问题愈发严重。2020年监测显示,全国各地6岁儿童近视率都超过9%,最高的达到了19.1%。如何减少低龄儿童的近视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10月26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介绍,近视防控工作仍存在着近视低龄化问题仍然突出、高度近视学生比例仍然较高、近视的危险因素仍广泛存在、家长认知仍需提高等诸多难点和堵点。
据了解,2020年,全国有近10%的近视学生为高度近视,且占比随着年级升高而增长。幼儿园6岁儿童中,有1.5%为高度近视,高中阶段达到了17.6%。2020年监测显示,全国仍有6成学生每天户外运动时间不足2小时,4成学生视频时间超过2小时。此外,像教室采光照明不达标、课桌椅高度不合格等因素,也对近视防控产生了不利影响。
吴良有介绍,针对近视低龄化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全力以赴推进近视防控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一是立足早发现早干预。确保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逐步推动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建立和信息化建设。二是扩大典型示范效应。继续推动做好183个试点县区先行先试,“以一带一”,启动实施第二批试点工作。同时,要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在近视防控中的应用。三是强化专业支撑。全面加强监测与评估,在地级市全覆盖的基础上,2021年要争取实现辖区内县(区)监测全覆盖。
同时,过多的使用电子产品,过多的使用电子屏幕,对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发展非常不利。在此种情况下,教育部将联合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成员单位,实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教育部将针对不同学段儿童青少年、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地区防控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近视防控措施。科学精准指导各地发挥政府主导和学校主阵地作用,推动社会参与。科学精准指导各地和学校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减少新发近视率,减缓近视进展,降低高度近视率。强化学生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落实视力监测、改善视觉健康环境。
来源 | 央广网